当前页面: 网站首页 >> 最新通知 >> 正文
关于组织参加《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(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)》的通知
2025-09-22     来源:   作者:   查看:  

实验室各相关老师、同学:

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国家级赛事,其中四川省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已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“2025年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拟设赛项名单”。2025年大赛主要设置智能装备仿真、仿真教学、医学仿真、仿真创新设计、化工仿真创新应用、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等赛道。

一、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竞赛内容

主要是指利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数字化信息,开展面向科学原理、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的数字建模或生产服务、制造等企业智能决策。设有四个竞赛方向:人工智能与数字建模方向、云计算与算法创新方向、智能决策方向、智能社会治理方向。

人工智能与数字建模方向:利用实际生产生活的大数据,使用机器学习技术、神经网络、深度学习、智能学习、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字建模,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。

云计算与算法创新方向:利用云计算、并行计算、近似计算、精确计算等算法,提升算力并就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开展数字建模,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。

智能决策方向:针对生产服务、制造等企业的实际问题,利用大数据或数字化信息,综合利用多种智能技术和工具,开展智能化决策的研究。

该赛道不仅关注理论创新,还重视实践应用。参赛项目需具备明确的应用场景和落地计划,通过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,推动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。

二、参赛对象

本竞赛方向分设研究生组、本科生组、职教组、产学合作组、科研培育组、科学普及组和企业组。

参赛对象为全国高等院校的在读研究生、本科生以及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。企业参赛对象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。

研究生组、本科组和职教组:在校学生个人或团队参赛,12名在校教师做指导教师。参赛作品按照学历最高的参赛学生划分组别,例如参赛团队中有研究生参加就划分为研究生组。

产学合作组:在校学生个人或团队参赛,确定一家企业作为指导单位。

科研培育组:在校学生个人或团队参赛,12名在校教师做指导教师。

科学普及组:在校学生个人或团队参赛,12名在校教师做指导教师。

三、作品要求

参赛作品需紧密围绕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各方向竞赛内容展开,作品应体现出在理论、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性,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解决方案。参赛作品应清晰阐述作品的背景、目标、设计思路、创新性与实用性等内容。

作品要求包括:1PDF文件(包括封皮、作品信息表、承诺书、作品内容);1个附件支撑材料。

1.PDF文件:用“小四”号仿宋体填写,命名格式为:“作品名称+联系人姓名”。其中作品内容包括:问题来源和数据来源说明;数字模型或系统;结果演示分析或说明;应用说明;代码和参考文献等。

2.附件支撑材料:证明作品的应用性或创新性材料,需要使用winrarzip压缩,400M以内直接上传报名系统指定位置,超过400M请上传百度网盘生产分享链接,将分享链接上传至指定位置,命名格式为:“作品名称+联系人姓名+附件材料”。

四、大赛赛制及时间安排

大赛采用初赛、省赛区决赛、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。在全国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为若干赛区,参赛选手根据单位所在省份参加初赛及省赛区决赛,通过选拔后进入全国总决赛。

报名时间:202551-1015

初赛时间:202510月中旬

省赛区决赛时间:202510月下旬

全国总决赛时间:202511月。

五、本赛道报名与咨询

网上报名:所有参赛人员需登录大赛官网(www.siac.net.cn)对应赛道入口进行注册报名,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资料及提交参赛作品。

截止时间:报名截止时间会2025101524:00

报名指南:详细竞赛方案、相关模板及报名系统使用方法详见附件